氨基转移酶是什么?对肝脏有什么影响?

发布:2018-06-27 | 来源:肝博士 | 浏览:21349

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通过各种生化试验方法检测与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项指标,以反映肝脏功能基本状况。氨基转移酶是肝脏生化试验的主要指标。氨基转移酶异常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患者求诊原因,临床医师如果对其认识不足可能会遗漏潜在的肝脏疾病,而对其过度解读及随后的进一步评估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长期以来,不少患者甚至非专科医师对氨基转移酶的理解存在误区,本文从相关文献、共识及指南摘取了若干知识点,帮助读者理解氨基转移酶的临床意义。

1、一般按照国际惯例,将ALT的正常参考值上限(ULN)定为男40 IU/L、女35 IU/L。但是研究显示,目前广泛使用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参考值可能偏高,2016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异常肝脏生化试验评估临床指南提出,血清氨基转移酶正常参考值为男性29-33 IU/L,女性 19-25 IU/L。

2、ALT和AST广泛分布于机体组织细胞中,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AST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ALT仅存在于细胞质中,而AST则同时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的80%左右。

3、ALT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长于AST,两者分别约为(47±10) h和(17±5) h。

4、氨基转移酶是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为敏感的指标,其中ALT比AST敏感和特异。

5、单纯AST升高提示心肌或肌肉疾病,肝脏疾病的可能性较小。

6、尿毒症患者AST水平可以偏低,透析后升高。 

7、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低与肝损害严重程度常常并不相关,同样氨基转移酶水平对判断急性肝细胞损伤的预后帮助不大。

8、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迅速下降常常提示疾病好转,但对于爆发性肝炎可能提示预后不佳。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伴随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称为“胆酶分离”,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多提示病情加重。

9、肝炎所致的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常常滞后于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大约一周,因此出现氨基转移酶下降同时伴随胆红素升高。

10、划分转氨酶升高程度有利于缩小病因诊断的范围。比如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升高(>15倍正常值以上,600 IU/L)仅见于少数疾病,常见的病因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缺血性肝炎(急性心衰)、急性药物或毒物性肝损害。

11、胆总管结石导致的急性胆管梗阻,氨基转移酶水平可以迅速升达数千IU,在胆管阻塞解除后24-48小时内迅速下降。

12、梗阻性黄疸、合并AIDS的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这三种情况下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很少超过500 IU/L,酒精性肝病很少超过300 IU/L,肌肉疾病通常小于300 IU。

13、AST和ALT的比值有助于推测肝脏疾病的病因。成人血清AST和ALT比值的正常值约为0.8,AST/ALT升高可见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缺血性肝炎、充血性肝病、急性布加综合征、肝动脉损伤/血栓形成/闭塞和全胃肠外营养等情况。患有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时,若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AST/ALT比值也可明显升高。心肌梗死血清中AST/ALT比值升高。

14、服用联苯双酯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患者也可能出现AST/ALT比值升高。

15、如果ALT<300 IU/L,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病,>3高度提示酒精性肝病。

16、酒精性肝病合并心衰、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血清氨基转移酶可升至数千IU,但AST/ALT比值仍然增加呈典型的酒精性肝病的特点。

17、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可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初AST/ALT可大于3,随后这一比值迅速下降至接近1,因为AST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短于ALT。

18、AST/ALT比值可预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AST/ALT>1提示出现肝硬化,特异性94%-100%,敏感性44%-75%。

相关新闻

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14-0006 2015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ICP备11026770号

闽公网安备 350926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