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中心 乙肝园地

四川并殖吸虫病

发布:2016-03-07 | 来源:互联网 | 浏览:7532

【四川并殖吸虫病】简介

斯氏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 skrjabini)又称四川并殖吸虫病,是由斯氏肺吸虫(Paragonimus skrjabini)寄生人体所致,其蚴虫游走于人体各处,容易引起皮下组织器官的坏死性、过敏性、炎症性、囊肿性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下游走性囊肿性结节。  斯氏肺吸虫在四川、云南、陕西等14个省区均有报道。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是该病流行的关键因素,系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四川并殖吸虫病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非医保疾病

别名: 斯氏肺吸虫病

发病部位: 皮肤 肝

传染性:该病有传染性

多发人群:所有群体

相关症状: 肝区痛 皮下结节 咳嗽 水肿 肝肿大

四川并殖吸虫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治愈率:60-70%

相关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数 皮内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FT) 皮肤与组织寄生虫的病原检查 常用药品: 阿苯达唑颗粒 阿苯达唑胶囊 吡喹酮片

【四川并殖吸虫病】哪些症状

一、分型症状

临床上根据主要损伤部位可分:肝型、皮肤型、胸肺型、脑型及亚临床型等。斯氏肺吸虫病以皮下肌肉型为主.

1.皮肤损害:胸腹部的皮下有肿块出现,初期边界不清,水肿状,以后逐渐萎缩,界缘清楚,直径多数在3.4cm,偶见10cm。局部面积会出现隐痛及瘙痒,甚至偶见有虫体聚集,因其具有游走性,故容易形成皮下组织的不平滑。皮下结节好发于胸、腹部,亦可见于头、颈、腰部、下肢、阴囊及臀部等处。可能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

2.肝脏损害:片状或带状出血坏死表现在肝组织的早期病变,而后形成嗜酸性脓肿,其中心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坏死组织碎屑或夏科-莱登晶体。在脓肿完全吸收区可见胶原纤维增生,个别部位可形成假小叶。肝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紊乱、肝大、肝痛、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3.肺部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无明显改变。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咳嗽,痰中带有少量鲜红血丝,胸腔积液时胸水草黄色或血性,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4. 脑部症状:脑部出现蚴虫的行踪时,患者病症可有癫痫、脑膜刺激征症、头痛、呕吐,少数患者抽搐、偏瘫、运动障碍等表现。不过症状会比卫氏肺吸虫轻;

5.腹部症状:腹痛、腹泻、肝肿大,恶心、呕吐、便血、腹水等,多见于疾病的早期。腹痛为不固定性隐痛。

6.全身症状:起病多缓慢,有轻度发热、盗汗、疲乏、食欲不振。急性肺吸虫病起病较急骤,有高热、毒血症。小儿患此病的病症表现为心慌、气促、咳嗽和水肿等。

7.亚临床型患者症状不明显,可能是轻度感染者,也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虫体已被消除的康复期。

二、临床诊断

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或饮山间小溪生水等病史。在此基础上对早期有腹痛、腹泻,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伴胸腔积液,特别对有游走性皮下包块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流行病学史、症状及体征全面考虑。

皮肤型可作皮下结节活体组织检查。若在皮下肿块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嗜酸性肉芽肿及斯氏肺吸虫蚴虫可确实为该类虫体感染的疾病。肺型的确诊有赖于痰检或x线。脑型病例应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包括常规、生物化学及免疫学试验)以及颅部 X射线照片或CT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肝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四川并殖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血像检查:白细胞数增多,可高达2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80%以上。血沉速加增快.

2.免疫学检查

如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都有助于诊断,特别是对虫体不寄生于肺内或虫体尚未成熟的病例,免疫学试验更有重要价值。

(1)皮内试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高达95%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高,阳性率可达90%~100%。

(3)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尤其脑脊液呈阳性有助于脑型肺吸虫病的确诊.

(4)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不仅能用于疗效考核,还可检测斯氏肺吸虫循环抗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3.X线、B超、CT检查:斯氏肺吸虫病肺部病变少,可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部分出现缩窄性心包炎。

4.病理检查:

皮下结节或包块活检, 可见嗜酸肉芽肿, 有嗜酸性粒细胞、夏科雷登结晶, 也可检出成虫、幼虫或虫卵。

痰检查:痰液中发现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及夏科雷登结晶有助于斯氏肺吸虫病的诊断。

相关新闻

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14-0006 2015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ICP备11026770号

闽公网安备 350926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