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辉
10年来,乙肝防治4大成绩
(1)乙肝病毒感染,由高流行降至中流行
2006年我国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流行率为7.18%,2016年降至5.49%,估计近10年来减少了约2000万例。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下降更为显著,已由2006年的0.96%降至2014年的0.32%。
(2)乙肝新感染率、急性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
由于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和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以及普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献血人员乙肝筛查,我国乙肝病毒新感染率和急性乙肝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以北京市为例,2006年急性乙肝发病率为5.99/10万,2012年降至1.63/10万,下降幅度为72.79%。上海市200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为83.41/10万,2014年降至7.11/ 10万,下降幅度为91.48%。
(3)乙肝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明显下降
根据2010~2012年对我国农村地区200万名21~49岁男性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人数较1992年减少约4 000万例,肝硬化和肝癌死亡人数减少约750万例。
(4)创立了多项抗病毒治疗新方案
我国学者基于 “路线图概念”治疗慢性乙肝,创立了多项慢性乙肝治疗新策略,大大提高了抗病毒疗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并因此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后,乙肝防治4大趋势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策略,要求到2030年新发的慢性乙肝和丙肝病例数下降90%,由慢性乙肝和丙肝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65%。2016年3月,我国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将“降低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列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的重要任务之一。2016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提出要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目前,我国正在制订《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2016~2030)》,预期今后乙肝防治将出现以下4大趋势。
1.我国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和人群HBsAg流行率将进一步降低。
2.通过政府谈判机制降低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价格,乙肝治疗的可及性将明显提高。
3.新一代乙肝抗病毒药物研发成功,乙肝疗效将进一步提高。
4.大力开展乙肝防治健康教育,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度将大大提高,对乙肝感染者的社会歧视将从根本上好转。
摘掉“乙肝大国”帽子为期不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为达到此目标,对乙肝防控的要求是:新生儿乙肝疫苗针及时和3针全程接种率达90%;安全注射覆盖率达90%;注射毒品者经血感染的危险性减少75%;乙肝检测率达90%,乙肝治疗率达80%。同时,我国也将制订相应的乙肝防治规划,并提出切合我国实际的乙肝防控要求。
1992年、2006年和2014年我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明显下降。与2006年相比,2014年这三类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下降了66.7%、61.2%和48.9%。由此推算,至2030年,我国人群HBsAg流行率,1~4岁组将降至0.1%,5~14岁组将降至0.3%,15~29岁组将降至1%,30~44岁组将降至4%,全人群HBsAg流行率有可能降至3%以下,离彻底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将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