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举报:0591-38265150
邮件举报:cosunterjb@163.com
信件举报:福建省福州高新区乌龙江中大道7号创新园二期16号楼,邮政编码:350003,收件人:监察负责人
【低血糖综合征】简介
低血糖综合征(hypoglycemic syndrome)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血糖浓度常低于3.36mmol/L(60mg/dl),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发生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与并发症。常见的有功能性低血糖与肝源性低血糖,其次为胰岛素瘤及其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本病常被误诊为癔病、癫痫、精神病、脑瘤与脑炎等,经过恰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好转。早期识别本病甚为重要,可达治愈目的,延误诊断与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病变而不可逆转,后果不佳。
低血糖综合征基本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非医保疾病
别名: 低血糖综合症
发病部位: 肝 胰腺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 面色苍白 餐后综合征 复视 低血糖性低温症 低血糖性昏迷 并发疾病: 胰腺囊肿 低血糖综合征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愈率:99%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相关检查: C肽(C-PR) 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EEG常用药品: 葡萄糖注射液
【低血糖综合征】哪些症状
一、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 低血糖发生后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可发生低血糖症候群,此为低血糖的代偿性反应,患者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如低血糖逐渐发展则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
2.意识障碍症状 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3.癫痫症状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4.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偏瘫、轻瘫、失语及单瘫等。这些表现,多为一时性损害,给葡萄糖后可快速好转。锥体外系损害可累及苍白球、尾状核、壳核及小脑齿状核等脑组织结构,多表现为震颤、欣快及运动过度、扭转痉挛等。
5.小脑受累表现 低血糖可损害小脑,表现有共济失调、运动不协调、辨距不准、肌张力低及步态异常等,尤其是低血糖晚期常有共济失调及痴呆表现。
6.脑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时可有脑神经损害,表现为视力及视野异常、复视、眩晕、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
7.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低血糖晚期常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致肌萎缩与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肌无力或肌颤等,临床上曾有低血糖患者发生肢体远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异常者。还可有周围性刺激与灼痛性改变等,这与其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胰岛素瘤引发的低血糖所致肌萎缩与肌炎有关。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致足下垂、手足细动作失灵、如不能写字、不能进食、不能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8.器质性病变所致低血糖表现 常见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约70%为良性腺瘤,直径0.5~3.0cm,多位于胰尾部,胰体部与胰头部的发病情况相似,多为单发,增生次之,癌瘤较少见,如为癌瘤多有肝及邻近组织转移。国内胡立新曾报告一例多发性胰岛素瘤,共有7个,胰头1,胰体2,胰尾4,大小不一,直径为10~50mm,小的有报告为1mm,称为微腺瘤,手术时不易被发现。
胰岛素瘤的低血糖发作较重而持久,并常有以下特点:①多在空腹时发生低血糖,如早餐前;②发作时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频发;③症状为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的情况,患者自己往往不能回忆出来;④不同患者低血糖症状不完全相同,同一病人每次发作症状有时也不完全相同;⑤低血糖患者常不能耐受饥饿,往往在发作前增加进食来预防发作,故而病人体重一般常有增加;⑥患者空腹血糖可以很低,有时仅为0.56~1.68mmol/L(10~30mg/dl)。
9.反应性功能性低血糖表现 反应性功能性低血糖主要表现:①女性多见,发作较轻,病史长,多有情绪紧张及精神创伤史;②低血糖发作多在饭后2~3h,空腹血糖正常或稍低;③低血糖发作以肾上腺素增多症状为主,历时20~30min,常无昏迷,多自行缓解;④患者常为神经质,发胖,体征阴性,虽反复发作而病情并无恶化;⑤低血糖水平不如胰岛素瘤明显,空腹血糖多在2.24~3.36mmol/L(40~60mg/dl);⑥患者可耐受饥饿达72小时之久而无昏迷发生。
一般大脑神经细胞从血流中摄取葡萄糖较为恒定,不受血糖消长的影响,因而低血糖症状要在45mg/dl(2.52mmol/L)以下时才能表现出来。低血糖表现与大脑缺氧状态类似,故有大脑循环障碍(如动脉硬化,脑梗死)时,低血糖症状可提前出现。血糖降低程度和速度与临床症状的出现和严重程度大致平行,但无绝对的定量关系,发生低血糖症状的血糖阈值无统一标准,个体差异性较大,同为血糖值30mg/dl(1.68mmol/L),有的发生昏迷,有的只有部分低血糖症状而无昏迷,但都需给予治疗,以提高血糖水平。
二、诊断
Whipple的低血糖综合征三项诊断标准为:①禁食与用力后可诱发低血糖发作;②临床低血糖症状可用葡萄糖迅速缓解;③发作时成人与儿童血糖常低于2.24~2.80mmol/L(40~50mg/dl),新生儿低于1.68mmol/L(30mg/dl)。特发性低血糖常发生在10岁左右的儿童。遗传性肝酶缺陷,Reye综合征低血糖也多见于儿童期。胰岛素瘤多发生在13~57岁患者,男∶女发病比为5∶1,此类患者常不耐受饥饿,有进食增多习惯,故而发胖者多,且病人既往健康基础好,有助于鉴别诊断。
【低血糖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1.空腹血糖 应多次检测血糖,低血糖水平为<3.36mmol/L(60ng/dl)。
2.葡萄糖耐量试验 低血糖患者及胰岛素瘤患者多呈低血糖曲线。偶有正常值,仅在发作时才有低血糖发生。
3.血清胰岛素及C肽测定 常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值,正常值为(14±8.7)µU/ml,C肽值为0.8~4.0ng/ml。胰岛素瘤患者的胰岛素值升高,可达160µU/ml以上,C肽值也相应升高。
4.禁食试验 禁食24h,血糖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胰岛素瘤患者不能耐受,多出现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应尽早结束试验,勿要导致昏迷出现,以防脑损伤。
5.甲苯磺丁脲(D860,Tolbutamide)试验 静注D8601g后15~20h时胰岛素升高可达100µu/ml,此后2~3h处于低血糖水平,可引起患者严重低血糖症,必要时应停止试验,给予葡萄糖。功能性低血糖反应如常,胰岛素瘤患者血糖下降明显。
6.亮氨酸试验 为激发试验,静注亮氨酸150mg,血糖下降1.4mmol/L(25mg/dl)以上,提示胰岛素瘤。口服左旋亮氨酸200mg/kg体重,口服前及服后10、20、30、40、50、60min,分别检测血糖及胰岛素,因亮氨酸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与释放,服药30~45min,血糖下降至50mg/dl(2.8mmol/L)以下时为阳性反应。
7.胰高糖素试验 为激发试验,进食6~8h后,肌注胰高糖素1mg,正常人45分钟血糖达高峰,2小时恢复正常。低血糖患者血糖高峰提前出现,2小时仍处于明显低血糖水平。胰岛素瘤患者在静注胰高糖素5~30分时,其胰岛素反应高峰在130µU/ml以上。正常人与非肥胖者多不高于100µU/ml。必须每5min采血1次,历时30min,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 与缺氧相似,无特异性改变,呈慢波或其他变化,长期低血糖症有脑病变者可有异常变化。
2.肌电图 神经传导时间正常,远端肌肉有去神经表现,运动单位电位数目减少,弥漫性去神经纤维,尖端及巨大运动单位放电,多相电位,比较符合周围神经原或前角细胞型变化。
3.X线检查 偶见钙化腺瘤,邻近器官扭曲或移位,胰动脉造影显示血运增加,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病变定位。
4.CT与MRI扫描 可发现腹腔部位及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
5.B超检查 可发现胰腺部位肿瘤,小于1cm者容易漏诊,不如CT与核磁共振检查可靠。
6.其他 胰放射核素扫描,ECT扫描,75Se-蛋氨酸检查可发现胰腺内外的占位性病变。